2025-01-25

廚房收納原則

在所有家庭場所中,廚房非常容易變得滿滿當當。5-6m2的廚房空間,既要安裝各種必須的廚電產品,又要儲存大量的用品和食材。各色物品全都是為灶上的這口鍋服務。不,說到底,還是為我們的胃服務。但如果隨意堆放廚房用品,那就准備好“做飯五分鐘,收拾兩小時”的尷尬局面……

既然空間有限,那我們就把收納做好!怎樣才算好的收納呢?是把廚房的東西擺得整整齊齊,還是全部收進櫃子要用的時候再翻出來?好的收納,大抵都遵循這三個原則:

 

原則一:“眼不見為淨”

什麼是“眼不見為淨”?就是能放進櫃子抽屜的,絕不放在台面上。台面一來要做飯,如果堆滿東西,空間不夠用;二來處理食材時產生的殘渣汁水、烹飪產生的油煙等都會讓暴露在外的架子、瓶瓶罐罐等變得油膩膩的,清潔起來很是繁瑣。

最好是把瓶瓶罐罐放進專門收納調味料的櫃子,如果沒有專門的櫃子,建議統一放在專用的收納盒中,以便減少清潔負擔。

原則二:3秒內完成烹飪取物

這是重點,也是難點。能讓廚房裡的東西都“隱形”,並不是意味著所有的廚房用品都往櫃子裡一塞了事。拿取物品方便、快捷需要滿足:

  • 就近原則:使用頻率最高的調味料、烹飪工具等擺在離相應操作最方便的位置,畢竟炒菜時無暇顧及,這些東西能在最短距離、最短時間內拿到為最佳,少走動直接提高了你在廚房的工作效率。
  • 物以類聚:相同品類、用途一致的物件放在一起。比如與咖啡相關的水壺和咖啡機,一抬手或一彎腰就能拿到咖啡粉和杯子,不用走動一步就能做好一杯咖啡。

根據以上要求,我們將廚房三大主要區域所收納的東西理一理:

  • 烹飪區

燃氣灶下方如果沒有烤箱、蒸箱這些嵌入式廚電,烹飪區就可以做收納用。由於鍋具都比較沉,最好的位置就是在灶具下方了,電飯鍋、平底鍋、高壓鍋等等,拿取方便省力。

  • 洗滌區

水槽下方也是很好的儲物空間。遵循物以類聚和就近原則,可以把洗菜盆、洗潔精、清潔海綿、塑膠手套等與清潔相關的物品放在這裡,如果安裝的是方太水槽洗碗機,那麼洗碗粉也可以收納在此。洗碗時需要方洗碗粉,一彎腰即可拿到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方太水槽洗碗機也是幫助

洗滌區收納、省空間的一件“神器”。它相當於在一個空間安裝了三樣東西:水槽、洗碗機和果蔬淨化器,這樣你就不用去開辟別的櫥櫃空間安裝一台洗碗機,又佔用台面空間放一台果蔬淨化器了。

  • 料理區

之前說過,如果台面上做不到空無一物,至少要把東西規整地放在收納盒(調味料盒、餐具盒、玻璃罐)中,盡可能地保持台面,尤其是料理區的台面的整潔。

這個區域的櫥櫃收納空間是充足的,可以收納所有餐具以及方便面、干貨、雜糧谷物、使用頻率低的醬料等為一類的食品;還有保鮮膜、垃圾袋、削皮器、打蛋器等為一類的廚房用品。用餐時,電飯煲的飯勺和餐具放在一起,這樣取碗的同時就會拿飯勺盛飯,3秒完成,是不是很方便?找東西也好找很多。

原則三:使用頻次高者優先

好的收納讓廚房的清潔與收拾更快捷方便,而不是亂成一團降低效率。所以,在品類一致的物品就近收納之后,我們還要考慮的就是使用頻率。根據物品使用頻率的高低來安排位置,最常用的物品當然是離自己最近的啦,不常用到的物品靠后放置。

吊櫃由下至上,地櫃由上至下,這是櫥櫃按照使用頻率從高到低的劃分法。不過你要是有自己的使用習慣,就根據自己家的習慣來劃分。以下我們列了一個「常用物品清單」,大家在收納時可以參考一下。

另外還需考慮的就是上輕下重,保証安全和拿取方便。上方櫥櫃適合儲存使用頻率低但較輕的物品。如廚用餐巾紙、茶葉、方便面、未用完的調料等。比較重的鍋具就建議放在下方櫥櫃,以及一些易碎的物品,如紅酒杯、咖啡杯、茶具等。

綜合考慮了以上幾條收納原則后,顯而易見,物品就分為四大類:常用較重常用較輕不常用較重不常用較輕。這樣一來,你能很快知道不常用的物品都在哪些櫃子裡,需要用的時候也不用翻箱倒櫃再重新整理,更加便於管理。

在廚房空間有限的情況下,以上這三個原則是達成更好的廚房空間的法則。此外還有個小建議,收納正是為了讓廚房整體看上去更干淨整潔,除了有序的收納之外,我們每天即時有效的清潔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哦,做好收納,養成隨手清潔的好習慣,在廚房烹飪美食張張都能拍出ins風!